如果你不喜歡把自己逼得太緊,不想用傳統的「紀律」鞭策自己,
也不想總是被焦慮和恐懼包圍,硬逼著自己在痛苦中成長,
那來看這本書吧!
這本書會給你一種不同的思路——用「愉悅心態」讓人生更有生產力,
讓你把辛苦變得甘甜,繼續能量滿滿,為自己的目標前進。
在今天這篇文章裡,
我會跟你分享我看完《高效原力: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重要的事》後整理的6個啟發與心得,
讓你也能運用新思維,為每一天的生活注入活力與意義。
6個來自《高效原力》的啟發
#1 面對困難任務時,少一點嚴肅,多一點真誠
想像你在玩遊戲時,比如說大富翁,
如果有人嚴肅地看待這遊戲,就會想要贏,就會太重視「結果」。
而如果有人毫不在意輸贏,也不好,因為他並不會積極努力,對於某人幸運獲得什麼更不會祝賀。
那真誠的人呢?他們真心對待遊戲,全身投入遊戲的體驗,
當你我不小心犯錯也會開懷大笑,享受與朋友的快樂,而不會過度在意勝負或規則。
當你面對令你喘不過氣、筋疲力盡的困難時,
可以運用這樣的遊戲精神,問自己:「我該如何少一點嚴肅,多一點真誠?」
作者以《實習醫生》影集中的醫生德瑞克為例,
當他在每次手術開始前都會有一個儀式:向團隊致意,播放令人振奮的背景音樂,
然後說:「這是拯救生命的美好一天,讓我們來找點樂子吧。」
眼前有個大麻煩時,記得不要太在意結果,讓我們專注在「真誠地投入過程」吧!
#2 自我賦權:給自己生活所有權,用「我選擇」替代「我不得不」
很多時候我們在不喜歡的環境,會忍不住冒出各種負面情緒,特別是無力的認命感。
我很討厭這份工作,但我無法改變現狀;我不喜歡我住的地方,但我沒有能力搬走。
「有時候,我們的確無能為力改變現狀。但很多時候,我們比自己意識到的更有能力。」
怎麼說呢?就要講到「自我賦權」:給自己生活賦予權力。
2021年,一群學者設計一個相關實驗,將受試者分成兩組,
其中一組要寫下前一天做出的三個選擇,比如「我昨天選擇了早起」、「我選擇中午吃泡麵」;
另一組則是要寫下自己前一天做的三件事,比如「我吃了早餐」、「我去了趟健身房」。
而他們寫完後,馬上就要在一份量表下進行對自己體能的評分。
結果寫下前一天做出什麼選擇的人,在肌肉發達、體格強健、身材健美等面向都對自己有更高評價。
這個實驗顯示了「僅僅是強調自己擁有選擇權,就會有一種比他人更特別、更重要、更強壯的感覺」。
這就是透過轉換說詞,來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所有權」的感受,
證明你是擁有自己生活的選擇權,你是可以決定生活要怎麼過的。
這個概念我在《斜槓青年實踐版》也有看過,在那被稱為「主動式思維」而有3步驟:列出所有「我不得不」做的事→改成「我選擇」→寫下你選擇的原因,再想想看有沒有別的方法能達到同樣目標。
《斜槓青年實踐版》心得:自我成長必讀!5個值得看《斜槓青年實踐版》的理由
#3 日常生活的指揮官意圖,依此列出待辦事項(NICE目標),在行事曆上追蹤
指揮官意圖來自德國的軍事傳統,為了避免戰場上的混亂情況,要確保指揮官知道「計畫的背後目的」。
而我們就如同自己生活的指揮官,如果不清楚某項計畫的背後目的就一股腦栽進去,最後可能沒有好結果。
作者以運動為例,他原本設定目標是「練出六塊腹肌」,但多年來一直沒有實現,每年一月開始去鍛鍊,沒幾週動力就減退。
他後來意識到因為他搞錯了目標,其實他真正的目標是「保持健康」。確定指揮官意圖後,他才真正有動力去行動。
想實踐指揮官意圖,首先需要設定目標,而這個目標又必須列出「此時此刻能夠完成的事」,
就需要NICE:
- 短期(Near-term):一天或一週的時間來規劃目標
- 輸入為基礎(Input-based):強調過程,比如「每天散步10分鐘」、「每天寫100字的短文」;輸出為基礎就是強調最終結果,比如「書登上暢銷排行榜」
- 可控(Controllable):在我們控制範圍內,比如每天分配20分鐘來完成這項任務
- 激發活力(Energizing):想想有什麼方法能將遊戲精神、自我賦權和關係能量整合進自己設定的目標
作者舉的NICE目標例子:每天運動30分鐘,專注於有趣與可控的運動項目;每週花1小時鍛鍊一項專業技能或與專業人士交流。
接著就把你的NICE目標放進行事曆,預先保留時段。
看到這裡可能你也跟我一樣有點反抗,會問說:「工作都這麼累了,下班後還要規劃?」
沒錯,不然當很累的念頭冒出來的時候,很容易就讓時間過去了。如作者所說:「你不會只是對於一天之中冒出來的各種事情做出反應,而是能按照你的優先事項規劃生活。」
最後,設定一個週反省,把你在這一週執行的NICE寫下,為自己留紀錄或跟好友分享。
以下就是我個人實踐NICE的紀錄還有社群分享(讓好友一起監督):
#4 面對失敗時,運用10/10/10法則與蝙蝠俠效應,重振信心
有時候,失敗會讓我們恐懼,而恐懼會使人癱瘓,
因為我們把事件災難化了——一點小挫折在當下都顯得至關重要,好像任何可能的失敗都會毀掉我們的人生,讓我們走不出來。
這時就可以運用10/10/10法則與蝙蝠俠效應,用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件事。
10/10/10法則就是連續問自己3個與10相關的問題,來提醒自己「現在糟糕的事情,未來可能不那麼重要。」
假設你求職時被一家公司拒絕。你可以問自己10分鐘後,這件事還重要嗎?也許吧,因為你可能會一整天心情低落。那10週後,這件事還重要嗎?也許不會,因為到了那時你已經在找其他工作。10年後,這件事還重要嗎?肯定不會,因為成功人士遇到挫折是家常便飯,這只是人生的小插曲。
如果要在公開場合演講呢?甚至是小組開會,
如果你感到緊張、不安,就可以運用蝙蝠俠效應:假裝你是蝙蝠俠(任何無所畏懼、充滿自信的分身),想像自己採取他們的姿態、聲音和心態。
最後來句簡短有力的信心喊話:「我充滿自信。我無所畏懼。我勢不可擋。」
蝙蝠俠效應也被賓州大學的研究證實:當受試者被要求把自己想像成超級英雄或崇拜的角色,就會比其他對照組顯得勇敢、堅決和專注。
#5 規劃能量投資組合:不是當然可以就不去做,讓你不再過度承諾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你跟親朋好友約好下週一起吃晚餐,雖然當天有個重要的截止期限,但你覺得自己到時候一定會完成;結果到了那時候,你的進度落後了,最後無法赴約。
或是在生活的其他層面遇到類似狀況,就是原本約好的事情最後做不到,最後不只讓他人失望,也讓自己失望。
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步就是釐清自己的精力去了哪裡:「在說不之前,你需要弄清楚你想對什麼說好。」
能量投資組合要你列出2份清單,分別是A夢想、希望和雄心,以及B主動投資事項。
主動投資事項是你現在(本週)主動投入精力的事項。
「當你擁有太多選擇,得安排時間去完成,就很難在特定期限內全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中。」
因為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所以列出這兩份清單,能幫助自己確認現在所做的事,以及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是否正為其努力。
有了清單以後,就能回來安排自己的每日任務了。
#6 充電與休息:列兩份清單、培養新嗜好或接觸大自然
你如果在工作以後,還不到睡覺時間,卻又覺得很累時,會做什麼事?
想要找到讓自己遠離倦怠的方法,可以先列出兩份清單,
分別是A精力耗盡時你會做的事,以及B替你的能量充電的事。
以我為例,當我晚上八點下班,覺得很累,但擔心回到家就會想睡時,
我就會去健身房動一動,九點多到家時就有精神,能再投入閱讀或寫作的世界。
此外,作者還有提供「創意充電」的方法:根據舊金山州立大學和伊利諾州立大學的研究,創造性活動如學畫、寫詩、學音樂、編織,都特別容易讓人放鬆。
然後提醒自己重點不是品質,要允許自己犯錯及嘗試,畢竟「你的首要目標不是成為專家或大師,而是享受和充電。」
另一個方法就是將大自然帶入生活:2018年發表的研究讓參與者閉上眼睛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如鳥鳴聲、雨林的聲音、海鷗的聲音、夏季的雨聲。
儘管只聽了7分鐘,但在聽完後的幾個小時裡,參與者都感覺更有能量。
所以當你真的很累的時候,不妨開啟手機找到大自然的聲音,專注聽個5分鐘。
結論
我在閱讀《我,刀槍不入》之後讀了這本書,感覺兩本用了截然不同的角度去讓自己的人生更好。
前者是以痛苦出發,而後者(本篇)則是以愉悅心態出發,剛好也象徵了兩位作者的不同背景。
這本書也帶給了我不少新發現,書中標榜的54個實踐法真的很多,
最終我根據3個啟動愉悅心態的大步驟:激勵→解鎖→續航,各自挑了對我最重要的2點來講。
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學到不同的實踐法,挑選適合自己的,讓自己更朝向理想生活邁進。
看到最後我很喜歡作者強調的「以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這樣的概念,還有鼓勵嘗試,去找出對自己有效的方法。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也記下不少筆記,以備將來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夠使用。
結尾來引述作者說的話:「如果你能深入挖掘讓你感覺最有活力、最有生氣的東西,你就能到達任何地方,並享受你的旅程。」
相信生活能夠局部的改善,讓我們一起逐步實驗,對齊我們的最高價值觀,用愉悅心態成就自己的人生吧!
如果你對作者介紹本書有興趣,可以看看他頻道中的這部影片(但是沒有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