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常覺得學習卡頓嗎?
每次留下的學習筆記總是太雜,
不知道該怎麼好好整理,最後自己也不想回顧嗎?
你想要每天不再被大量資訊淹沒,
建立自己的篩選標準,
打造個人的知識系統或第二大腦嗎?
想要透過課程讓自己提升人生產能、學習效率,
那麼你來對地方了!
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會用我自己的實際體驗,
跟你分享我上完瓦基課程【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後的心得,
讓你也透過串連每一則學習筆記,建立自己堅固又靈活的知識網!
現在使用我的折扣碼 ANTHONY92 ,再享92折優惠(折扣碼使用期限至9/30)
5個原因為什麼要上瓦基課程【卡片盒筆記實戰課】
#1 卡片盒筆記法的基礎與四大應用,讓你直接參考行動
瓦基一開始就用有趣的比喻讓人更瞭解卡片盒筆記法:
將知識比作積木,
每塊積木的顏色和形狀各自象徵了不同主題的知識,
最終能夠堆疊出屬於自己的主題大廈。
除了解釋卡片盒筆記法的基礎以外,
卡片盒筆記法的應用,對我來說就是:
靈感筆記、文獻筆記、永久筆記、索引筆記這四個筆記概念。
它們是筆記的分類方法,也是我行動的基石,
我透過實踐這四個筆記概念來充新建構自己的學習筆記。
其中,我最常用的就是文獻筆記,
文獻筆記顧名思義就是與文獻有關的筆記類型,
文獻可以指任何資料來源如書籍或影片。
舉例來說,當我在閱讀書籍或觀看影片時,
如果有特別感觸的片段就可以藉此捕捉,
並寫下自己的想法,成為之後的永久筆記素材。
那麼永久筆記是什麼呢?
就是一種完整的筆記類型,方便你長期記憶,
當你未來回顧時也知道在講什麼的筆記。
不過永久筆記不代表永久不變,而是可以隨著你對同一領域的知識增長,
再回來修改,所以是一種動態的筆記。
至於靈感筆記,就是靈光乍現時記下的想法;
而索引筆記則像是我們航行知識海洋的羅盤,
在十二主題中,將散落的觀點統一歸類的方式,
好讓我們可以將數不清的卡片歸納到一個宏大的主題之下。
#2 實作卡片盒筆記軟體,打造屬於你的知識系統
如果你面對一堆知識時會不知所措,
儘管有很多你感興趣的主題,
卻遲遲沒有踏出歸納整理的第一步,
那麼透過此課程,你將學會如何善用卡片盒筆記軟體這個最強工具,
來將那些零散的知識點連結起來,一步步織成自己的知識網。
舉例來說,其中一個瓦基現正使用的軟體Heptabase,
這款軟體我以前就聽過,
但因為不知道怎麼好好用它,所以一直沒有開始。
這門課程不僅教我如何開始,
還讓我有勇氣將我所有的學習筆記從Notion搬到Heptabase,
根據主題重新分類並建立索引。
你可以想像一下,原本散亂的筆記經過轉移、分類和重新索引後,
就像撲克牌可以在一個大桌面上攤開一樣,
每張牌之間的關聯一目了然。
現在,每當我鋪開這張牌局,
我都能看到一個清晰的圖景,
感覺就像找到了一把鑽研學問的魔法劍。
這次,我準備好利用這把利器幫我在學習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此外,別擔心Notion就沒用了,因為瓦基也在課程中講到:
專案管理用Notion,知識管理用卡片盒筆記軟體(如Heptabase、Obsidian),
最好的卡片盒筆記法使用方式,就是跟專案管理的事項作緊密的結合!
#3 建立自己的十二主題,讓你每天不再被資訊淹沒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不被無窮無盡的新聞、文章或影片淹沒?
我的答案來自於這門課程——它教你用四道提問,
來探索你的十二個主題。
這就像是給自己的心智設計了一個篩子,
只有那些與十二主題相匹配的資訊才能通過,
進而打造你的個人知識體系。
這樣一來,你就可以選擇性地忽略其他噪音,
更專注在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學習了瓦基的這個方法後,
我建立起自己的十二主題,
並以此作為索引筆記。
這讓我的學習連結性更強,生活也更加豐富,
因為我所做的事情與所吸收的知識都是有跡可循的!
從十二個主題底下再繼續累積更多的知識點,
接下來就可以定期進行反省:
一段時間比如六個月下來,如果某個主題都沒有筆記寫入,
可能它對我來說就不夠重要。
總而言之,
這十二主題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復一日的資訊洪流,
轉變為屬於我們的智慧積累。
讓我們一起探索自己的十二主題吧!
(現在使用我的折扣碼 ANTHONY92 ,再享92折優惠,折扣碼使用期限至9/30)
#4 累積卡片盒筆記,讓你的知識點變成文章
如果你也喜歡寫作的話,
你肯定會對瓦基在課程中提到的一個寫作方法感興趣!
也就是:他示範了將卡片盒筆記變成可輸出的文章,
卡片的標題更是簡練到一句話,
隨時可以被其他文章引用。
這樣的寫作方法讓每張卡片除了本身是筆記以外,
也能成為其他文章的養分,相互引用、相互連結,
讓你的知識體系更加穩固。
想像這些卡片是將來寫作的養分,可以自由組合和交織,
我的心中充滿了激動與期待。
從仔細篩選主題開始,
記錄下對書籍或影片的觀點(就像是進行一場文獻回顧),
再將這些卡片集結成索引筆記,
進而撰寫出一篇篇內容。
這整個從收集資訊到創作輸出的過程,
是不是也讓你想起瓦基的另一門課程《化輸入為輸出》呢?
(我的心得:10個原因為什麼要上瓦基課程【化輸入為輸出】)
藉由瓦基的卡片盒筆記法,
你也能體驗從深度輸入,到豐富輸出的學習之旅!
#5 善用AI幫助思考,讓你的筆記更全面
最近透過AI幫助人生各方面的文章和課程很多,
所以當瓦基提起這個概念,
以及提供ChatGPT模板來促進思考時,
我也非常激動。
因為它們不僅指引我思考更加深入,
還幫助我將大量的資訊壓縮成精華,
甚至讓我能夠一次次提煉筆記,讓學習更高效。
因此,
在面對艱深或難以整理的知識時,
如果你從這門課程學到了卡片盒筆記法,
又搭配AI輔助的話,
你將更容易打造屬於你的知識體系,
讓將來的學習路途更平順!
結論
藉由瓦基的卡片盒筆記實戰課,
我開始探索自己的十二主題,
並過濾日常吸收的資訊,
利用「靈感筆記、文獻筆記、永久筆記、索引筆記」四概念,
建立自己的知識庫。
這門課程讓我學會每天都利用這個筆記方法,
加強自己的知識連結,
接觸更多十二主題的內容並歸納整理,
並在我認為完整時輸出。
「深層學習是把新知縫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並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
瓦基這麼說,而我也深感認同。
這門卡片盒筆記實戰課一定可以讓你學得更深刻、更高效,
更活出自己理想的模樣!
(現在使用我的折扣碼 ANTHONY92 ,再享92折優惠,折扣碼使用期限至9/30)
最後,大家可以再跟我複習一次這門課程的官方宣傳影片!
如果對瓦基的其他課程有興趣的話,
可以閱讀我寫的另一篇心得:寫作新手必備!10個原因為什麼要上瓦基課程【化輸入為輸出】,
那是我在這部落格的第一篇文章,也幫助了我進行部落格寫作,
對寫作有興趣的你也可以來看看喔!
至於跟筆記相關的主題,也可以參考我的讀書心得:《巨人的筆記》心得:5個關鍵點,用記錄改寫人生、實現理想。